“创投会客厅”:搭建优质项目与投资机构的沟通桥梁

2023年2月,由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(简称“朝科创”)打造的“创投会客厅”在大家的期待中“开门纳客”。“创投会客厅”秉承以“创业者的身份和心态”服务“创新创业和创业投资”的初心,以“创投十百千”为目标,即全年举办数十场规模不等的投融资对接、链接百家机构投资人、吸引千家项目创业者,旨在快速响应、解决创业企业和投资机构不断增长的对接需求。

1

常态化举办,覆盖多个领域 

自启动以来,“创投会客厅”始终保持着每月2-3场的活动频次,项目覆盖数量高速增长,社会影响力和行业美誉度迅速提升。2023年全年,“创投会客厅”共吸引707个科创项目报名加入,举办活动32场;实际服务科创项目206个,其中北京市企业110家;累计服务投资机构360家次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有25家参与“创投会客厅”系列活动的项目成功获得融资,其中北京市企业17家,朝阳区企业6家,拉动约23.6亿资金投向科技产业。
结合2023年创投机构对项目的反馈,以及参与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,平台还精选了50个优质项目,编入《创投会客厅科创项目精选手册·第一辑》。目前,该手册已制作完毕,并陆续面向创业者、投资人、产业园区运营方、金融机构代表等科创生态群体分批次精准发放。

2

截至2024年4月中旬,“创投会客厅”活动已成功举办41期,主题覆盖国产芯片、工业互联网、商业航天、智慧农业、军工科技、医疗健康、数据要素、智能驾驶、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。

产品线细分,服务更加精准

自2019年挂牌运营以来,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以打造创业投资高地、助力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、推动朝阳区科创产业发展为目标,聚集创投机构、创业项目、服务机构三大创投主体,利用空间优势稳步构筑科创生态,成为朝阳区创业投资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。
通过“创投会客厅”品牌活动,集聚区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服务机制补充政务服务链接企业职能,进一步提升集聚区乃至朝阳区的创投人气、创投氛围,加强自身在科创生态中的影响力,打造“项目找投资,就来集聚区”的虹吸效应。

3

目前, “创投会客厅”已策划推出三个产品系列:“1对1”、“开放日”、“创投朋友圈”。“1对1”旨在征集、筛选优质项目,为投资机构提供私享精准对接服务;“开放日”主要举办聚焦细分行业的开放式投融资活动,打通产业链资源,形成垂直领域生态要素集聚;“创投朋友圈”深度服务科创产业各类人群的高端社交需求,搭建活跃有效的精品资源圈层。
此外,针对B轮之前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,“创投会客厅”于今年专门推出“DEMODAY”系列活动,受到广大创业者和VC机构的欢迎。首场DEMODAY于4月12日举办,主题聚焦低空经济,活动共计吸引了包括中金资本、国新基金、北科创、真格基金、经纬创投、凯联资本等在内的40余家投资机构来到现场与项目方开展交流,参会总人数近百人。

“三更一积极”,坚持稳中求新

2024年,创投会客厅继续围绕市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,聚焦服务标签企业,坚持从需求出发,基于活动平台现有框架,守陈出新,有的放矢,积极寻求业务产品外延,以“三更一积极”的姿态寻求新突破。
更加贴近市区产业发展。聚焦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和未来布局产业,如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、文化创意产业以及金融服务等;同时结合朝阳区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、元宇宙、数字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规划,策划组织推出与之相关的“创投会客厅”活动。
更加聚焦服务标签企业。基于“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”、“朝阳科创母基金”运营经验,投入更多精力支撑市区两级相关部门部分工作,重点服务市区两级重点标签企业,如:专精特新、隐形冠军、小巨人、瞪羚、独角兽、凤鸣企业等,充分发挥“创投力量”,为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和服务,助力企业发展和成长。

4

更加重视企业实际需求。坚持“高水准办会”原则,活动从主题策划、项目筛选、环节安排入手,因时而变,因事而变,持续聚焦细分行业领域,满足优质企业创始人和机构投资人的投融资对接需求,实现投融资双方精准匹配;坚持活动的开放性,在服务覆盖区域上不设限制,便于企业和机构快速汇聚。通过对实际需求的切实响应,加快积累各类生态资源,扩大本项目作投融资对接平台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。
积极做好投贷政务融合。充分发挥银行的资源优势和数据分析能力,尝试加强投资机构与银行间的合作,定制合适的融资方案,共同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服务。同时,将相关的投后、贷后服务与集聚区政务服务优势相融合,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资金、政策、市场、管理、人才等服务支持。